【詳細行程】: —————————————————————————————————————————————— 第1天 二道白河集合 (有需要住宿的朋友請提前于長白山誠信旅游網聯系 ) 第2天:早餐后乘車出發,長白山腳下 紅石林場,vS玉皇鎬 中餐晚餐 自帶。 當日早上到達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二道白河鎮(隸屬于安圖縣地處長白山腳下,素有“長白山第一鎮”之美稱)。驅車前往“紅石林場”(東北特有的“天然莊園”)。由向導帶領前往紅石和龍交界處——玉皇鎬,徒步登山,在路途中還可以采集野生蘑菇、野菜、享受天然氧吧的清新,如果有機緣還可以遇到野生的袍子和野豬等野生動物。到達玉皇鎬可以欣賞到長白山獨有的美人松,眺望長白山全景、大片的人工林。中餐在山上體驗野外用餐,晚餐還可以品嘗到自己親手采集的綠色食品。晚在深山老林里扎帳篷露營。




 第3天:起早穿過深山老林 返回林場坐車。 中餐林場食堂。或者二道白河鎮內。中餐后可以感受長白山激情漂流或者 美人松公園 峽谷浮石林冰水泉 轉轉。(休閑) 第4天:驅車大改35公里,到達北坡山門,領隊統一買票,換乘景區的環保車去往換乘上主峰的倒站口,換乘上天池的越野車或是奔馳面包,上主峰看天池。天池是高山湖泊,是火上口湖,是長白山最有名氣的景致。
領略完天池的風采后,繼續乘坐環保車前往長白山瀑布,這是天池的唯一的出水口,也是三江的正源頭。在去瀑布的路上還能看到長白山的溫泉群,數十個泉眼不斷的噴涌著溫泉,還可以品嘗溫泉煮的雞蛋,口感很不錯。
午飯自行解決,接下來就是左右呼應的小天池和綠淵潭,兩水都在岳樺林帶,樹木倒影在水中,景色怡人。
最后就是被譽為天然大氧吧的地下森林了,全程3公里,在這里可以盡情的呼吸,感受大自然的恩賜!
回到山門乘車回到二道白河,行程結束!一天的長白山之旅很快就結束了,如果果友不盡興,下山的時候還可去大戲臺河風景區游覽!當然費用自理啦!
【活動景點介紹】: ————————————————————————————————————————————— 峽谷浮石林 峽谷浮石林,又名景崗山。位于長白山山門東南6公里處,坐落在火山爆發,地殼變動后形成的一條大裂谷中,是游雙目峰、中朝界碑、園池、金日成釣魯臺的必經之地。 峽谷浮石林發源于長白山梯云峰西側,大小梯子河匯合后稱梯子河。梯子河向西流入錦江,系頭道松花江的二級支流。河床寬度僅為2米,深度卻有幾米至幾十米。兩壁陡峭,水流湍急,河水清冽甘甜,因該河河床由玄武巖構成,橫斷面呈下寬上窄的梯形,又因發源地河床陡峭,如層層階梯,故稱為梯子河。 梯子河人入地下,從地面看去只見一條蜿蜒曲折的裂隙,有的河段被植被和巖石覆蓋,只能聽到水流聲卻看不到河水,所以梯子河又有地河之稱。 下到河谷,仰天上望,只有一條光線,且河水冰涼徹骨,堪稱天然冰箱。景色特點 景色以秀、奇、險、幽而著稱,集奇峰、瀑布、怪石、暗河、涌全、綠樹、奇花、異草于一體,集原始美、生態美、自然美于一身,令人嘆為關止。峽谷內怪石林立,奇景疊出、谷雅 峰秀、無字碑、法海坐禪石、唐僧育經峰,使谷內仙氣繚繞。谷有泉、泉有水、池不大而秀雅,水不深而清流,溪不長而潺潺。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山之壯觀,水之迤儷,草之茵茵,花之艷艷,路之婉轉曲折,橋之九曲盤轉,自然景美不勝收。名稱由來 長白山峽谷浮石林的名稱隨歷史朝代的更迭,曾多次演變,最初被稱為“景崗山”,由于它是火山噴發而形成,后人們又稱為“火山峽谷”、“峽谷沙林”。又因它的大部分由浮石組成,被人們稱為峽谷浮石林,直到今天還沿用著這個貼切而好聽的名字。

長白山天池 “天池”是由1702年火山噴發后火山口積水自然形成的火山口天然湖。天池成橢圓形,水面海拔2194米,面積為9.165平方公里,周長14.4公里,水深平均204米,最深373米。水量為19億5,500萬立方公呎,水質相當純凈,無高等生物。由于海拔高加之所處緯度也高,湖水溫度終年較低,夏季只有8-10攝氏度,冰期也較長,從11月到次年6月中旬長達7月。冬季湖面冰層很厚,可達1米左右,天池周邊巖壁陡峭,高峰林立,高大的白頭山火山體成為太平洋海洋氣流和西伯利亞大陸氣流的屏障,迫使兩股氣流上升并在火山口附近交匯,造成白頭山的降水量和相對濕度都比山下高很多。 天池雖然降雨量充沛,且水質純凈,但鮮有魚類出沒。有分析認為夏季天池涼爽短促,冬季嚴寒,冰封期長,水中含氧量極低,且周遭巖石裸露,植被稀少,天池不具備魚類生存條件。但參照2010年11月25-26的《走進科學》中長白山自然博物館樸館長所描述,自從80年代末開始就已經有魚類出現,有的長達50厘米,例如“花羔紅點鮭”,但由于長白山天池為中朝共同擁有,所以不排除朝方做魚類存活實驗而將魚類養放于天池中的可能性。

長白山瀑布 天池的水從闥門流出來,河水沿斷裂帶長期地沖刷,侵蝕,使河床不斷地下切,擴大,形成了一條經久不衰的河流,這條河被叫做"乘槎河",又叫白河,通天河.天河水緩緩地溢出,進入乘槎河.先是在一段約有1公里平緩的地勢里,輕歌曼舞般悠然地散步.緊接著,地勢突然陡斜,河水也立刻情緒沖動起來,湍急,奔騰,咆哮,一副激動而不可控制的樣子.這種大反差的情緒變化,一路而來,在距天池約1250米的地方表演達到了極至----斷崖直立,經牛郎渡巨石的分切,河水改做兩股從懸崖上一躍而下,化作了高達68米的長白山瀑布.瀑布從懸崖峭壁上飛流直下,與天然屏障玉壁,金壁相映,恰似一條白練從天而降.兩條玉龍似的水柱勇猛突起的石灘,沖向深深的谷底,濺起幾丈高的飛浪,猶如天女散花,飄然而下,水氣彌漫,如霧,如云,仿佛"銀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飛流萬縷煙'.須晴日,看虹飛霓躍,神彩煥發,極為壯觀.它偉地經天,云翻雨傾,鐘鼓雷鳴,勢如萬馬奔騰.它穿過崎嶇的峽谷,奔騰浩蕩,飛瀉千里.至此,乘槎河完成了它1250米的自由奔波,接下來,就該是二道白河,松花江的事情了. 1250米,這恐怕是世界上最短的一條河流了.然而,有天池做母體,所以它又是最富有生氣的一條河流.它孜孜不倦的流淌,從沒有停歇的意思。 長白山大瀑布位于天池北側,乘鹺河盡頭。乘鹺河是白頭山天池從北部的天文峰與龍門峰之間的缺口閥門中流出形成的水流平緩的通天河。河水在流經1公里之后,忽而有一大的落差,于是便形成了高達68米,飛流直下的長白山大瀑布。瀑布與玉壁峰、金壁峰相映,似玉龍沖向谷地,濺起丈高的水浪和不息的水霧。瀑布水常年流淌,成為松花江、圖們江和鴨綠江三江之源。此瀑布水聲震耳,雷霆萬鈞,仿佛一條威武的銀龍從天而降,直撲谷底。整個瀑布集天地之魂魄,蔚為雄偉壯觀。 瀑布下有一汪潭水,千古以來,年積月累承接著大瀑布的沖擊,現在的潭水深度在20米以上。此潭水順山勢下瀉,流入茫茫的林海山谷之中,這就是延邊地區有名的“二道白河”。
長白山溫泉群 在黑風口滾滾黑石下面有幾十處地熱,大如碗口、小有指粗,這就是分布在1000平方米地面上的溫泉群。它距離震耳欲聾的長白瀑布不到二里,以絢麗的色彩把周圍的巖石、沙礫染的金黃、碧藍、殷紅、翠綠,閃爍著五光十色,散發著蒸騰熱氣,格外愉悅游人的眼目。特別是冬季,周圍是一片銀裝素裹,冰天雪地,而這里確實熱氣騰騰,煙霧裊裊,實在是別有一番景致。 長白山溫泉屬于高熱溫泉,多數泉水溫度在攝氏60度以上,最熱泉眼可達82度,放入雞蛋,頃刻即熟。長白溫泉有“神水之稱”,可舒筋活血,驅寒祛病,特別對醫治關節炎,皮膚病等療效十分顯著。這里設有溫泉浴池,供游人洗浴,池水溫度可以調節,出浴之后,倍感輕松。其中比較著名的長白溫泉、梯云溫泉和湖濱溫泉等,都是吸引中外游人的好地方。此外,還有蘆泉、仙人橋溫泉群、十八道溝溫泉,玉漿泉、藥水泉等等。 如果有興趣可以感受下 長白山溫泉 費用自理 呵呵 長白山小天池和綠淵潭 小天池在長白瀑布以北3公里處,小天池共有兩個。一個隱在幽靜的岳樺林中,海拔1780米,湖面呈圓形,面積5380平方米,水深10余米,湖水碧綠。距小天池約200米處,還有一圓形池與它大小相差無幾,只是積水甚淺,僅幾米深,有時干涸,露出黃色泥土。登高俯視,一個碧藍,一個赤黃,好似一對金銀杯,所以人們又稱小天池為對杯湖,別具景色。 綠淵潭位于岳樺林景觀帶內,因岳樺蔭翳,潭水碧綠深窘而得名。綠淵潭瀑布飛流直下,最高落差達26米,瀑水落于巨石而四漸,而后流入深潭。每逢霧起,潭上水霧彌漫,與高山岳樺、曠古巨石渾然而一體,美不勝收,恰似人間仙境。
長白山地下森林 地下森林位于長白山冰場東5公里,洞天瀑北側。 地下森林亦稱谷底森林,是稱白山海拔最低的勝景區,為森林生長斷陷谷地之中。在長白山主火山錐噴發時,伴生的寄生火山口,經后期斷裂切割及地表的外動力的雕塑、塌陷形成的森林景觀。谷壁高達50-60米,谷底面積南北長約2500-3000米,谷底古樹參天,,樹分三層,巨石錯落有致,置身于谷底深處,仿佛在綠色海洋中暢游。游人在此可飽覽原始森林風光,領略、感受大自然古樸清新的氣息,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長白山地域奇特復雜,形成了許多槽谷和陡坡, 又有地下河流,地下溫泉,地下溶洞,上至高山天池湖泊,下至林中水下資源,成為立式多門類的自然景觀,令人贊嘆。在距長白山北坡冰場東5公里處,有一壯麗的瀑布景觀,即洞天瀑。瀑深約15米,自河激流從上向下沖擊,將玄武巖臺地那堅硬的巖石切割成兩塊,而這兩岸又近在咫尺,一步便可跨過。這瀑布便在洞穴內隱伏,呈圓洞狀,所以叫做洞天瀑。《長白山志》云:站在洞天瀑北岸的龍吟亭上,腳下巨巖顫動欲墮,瀑聲震耳欲聾,卻看不見水流。“環顧四周無水流,濤聲轟鳴峽谷游。疑是天崩地欲裂,俯首洞中掛飛流”。這是洞天瀑景觀的生動寫照。 與這壯烈激懷的暗流瀑相襯映,又一景觀即在附近。在洞天瀑的北側,有一深谷,谷壁高50一60米,谷底南北長2,500一3,000米。這樣又深又陡又狹的峽谷里,卻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大多是針葉林,樹分三層,層層迭蕩,谷里可謂古松參天,巨石錯落,這便是長白山著名的地下森林,又稱火口森林、谷底林海、谷底人家。《長白山志》中記載:“去谷底林海,沿路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縷縷飛掛的地衣和浮沒步履的鮮苔。至臺地入門---閬苑,過劍門,谷底林海可盡收眼底。從、閬苑東壁有天然石級可至谷底深處,沿崖多不 老草,間或有梅花鹿聚此尋食飲水,為長白山海拔最低的景區。”這一地下森林非但不缺陽光雨露,反而生長得非常旺盛,簡直就像一個人工開鑿的室內園林。在這地下森林北側不遠處,二道白河穿過一條長13米的石洞一白水洞邊的左岸崖壁上,又有六個排列有序的樹化石遺跡。從這里到谷底林海的河岸崖壁上,也有多處樹化石遺跡。這些樹化石林大約形成于 距今一百萬年以前的第四紀更新世。這對研究民白山 的地質和生物進化的歷史有著極重要的作用。
|